布水器堵塞后的清洗方法需根據堵塞程度(輕度 / 中度 / 重度) 、堵塞物類型(水垢 / 泥沙 / 生物黏泥 / 異物) 及布水器結構(噴頭式 / 管式 / 槽式) 選擇,核心目標是 “安全清除堵塞物,不損傷布水器本體(如玻璃鋼、PVC 材質)”。以下按 “非拆卸清洗(在線)” 和 “拆卸清洗(離線)” 兩大類,梳理常用且高效的清洗方法,附操作要點與適用場景:
在線清洗可在冷卻塔低負荷運行或短暫停機(1-2 小時) 時操作,避免因長時間停機影響循環水系統,主要針對堵塞物較松散(如泥沙、輕度生物黏泥)或堵塞孔較少的情況。
-
原理:利用高壓水槍(壓力通常 0.8-1.5MPa)的定向水流,沖擊布水孔 / 噴頭內的堵塞物,將其擊碎并沖離布水器,適合清除泥沙、松散水垢、小顆粒異物。
-
操作步驟:
-
關閉冷卻塔進水管閥門,排空布水系統內的積水(若為管式布水器,需打開末端排污閥);
-
拆除冷卻塔頂部的風筒或檢修蓋板,露出布水器(噴頭式需定位堵塞噴頭,管式需找到堵塞支管);
-
手持高壓水槍(搭配扇形或直射噴頭,避免用尖銳噴嘴),從布水孔外側向內側沖洗(或從支管入口向出口沖洗),確保水流穿透堵塞物;
-
沖洗后打開進水管閥門,試運行 5-10 分鐘,觀察布水是否均勻(無干區、無局部飛濺),未通的孔需重復沖洗。
-
適用場景:輕度泥沙堵塞、噴頭式布水器單孔堵塞、管式布水器局部支管堵塞;不適用于硬化水垢、緊密黏泥堵塞。
-
注意事項:高壓水槍壓力不可超過 2MPa(避免擊穿玻璃鋼布水器或變形 PVC 支管);沖洗時需保護填料(可用塑料布覆蓋下方填料,防止堵塞物掉落堆積)。
-
原理:通過酸性藥劑(除水垢)或氧化性藥劑(除生物黏泥)的化學作用,溶解或分解堵塞物,適合在線處理中度水垢、生物黏泥堵塞(無法用高壓水沖開的情況)。
-
操作步驟:
-
藥劑選擇(關鍵,避免腐蝕布水器):
-
除水垢:選用檸檬酸(5%-8% 濃度) 或氨基磺酸(3%-5% 濃度) (弱酸性,對玻璃鋼、PVC 無腐蝕,優于鹽酸);
-
除生物黏泥:選用次氯酸鈉溶液(有效氯 0.5%-1%) 或非氧化性殺菌劑(如異噻唑啉酮) ;
-
循環浸泡:關閉冷卻塔總排水閥,在循環水池中加入藥劑并攪拌均勻,啟動循環水泵,讓藥劑通過布水系統循環(若堵塞嚴重,可關閉其他支管,僅讓藥劑流經堵塞支管,提高局部藥劑濃度);
-
浸泡反應:循環 30-60 分鐘后,停止水泵,讓藥劑在布水系統內浸泡 2-4 小時(水垢較硬時可延長至 6 小時),期間每隔 1 小時啟動水泵循環 10 分鐘,確保藥劑接觸所有堵塞部位;
-
沖洗殘留:浸泡完成后,排空藥劑溶液,注入清水循環沖洗 2-3 次,直至排水 pH 值恢復中性(用 pH 試紙檢測),避免殘留藥劑腐蝕后續設備(如循環水泵、換熱器)。
-
適用場景:中度水垢堵塞(如布水孔內壁結硬殼)、生物黏泥堵塞(黏附在孔內的滑膩狀有機物);不適用于大塊異物(如塑料碎片、填料顆粒)堵塞。
-
注意事項:必須選用對布水器材質無腐蝕的藥劑(嚴禁用強鹽酸直接清洗玻璃鋼 / PVC 部件);操作時需佩戴防腐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藥劑接觸皮膚;清洗后需檢測水質,確保無藥劑殘留。
-
原理:利用壓縮空氣(壓力 0.4-0.6MPa)的沖擊力,吹走布水孔內的松散堵塞物(如細小泥沙、纖維),常作為高壓水沖洗的 “輔助手段”。
-
操作步驟:
-
排空布水系統積水,將壓縮空氣管(接減壓閥,末端裝萬向噴嘴)對準堵塞的布水孔;
-
緩慢開啟氣源,從布水孔內側向外吹掃(或從支管出口向入口吹掃),利用氣流將堵塞物吹出;
-
吹掃后用清水沖洗布水器,避免殘留顆粒再次堵塞。
-
適用場景:布水孔內細小纖維、粉塵堵塞;不適用于黏性堵塞物或硬塊堵塞。
-
注意事項:壓縮空氣壓力不可過高(防止布水器變形);吹掃時需遠離人員,避免氣流夾帶異物傷人。
當在線清洗無效(如堵塞物完全堵死支管、藥劑無法溶解硬塊),或布水器長期未清洗導致多部位堵塞時,需采用拆卸清洗,徹底清除堵塞物。
-
操作前準備:
-
完全停機,關閉循環水泵和進水管閥門,排空布水系統及循環水池的水;
-
標記布水器部件(如支管與主管的連接位置、噴頭朝向),避免重裝時錯位;
-
準備工具:扳手(塑料 / 銅制,防止劃傷玻璃鋼)、螺絲刀、清洗槽(盛放拆卸部件)、軟毛刷(尼龍材質)。
-
不同類型布水器拆卸要點:
-
噴頭式布水器:擰下堵塞的噴頭(若為卡扣式,直接拔出),單獨清洗;
-
管式布水器:松開支管與主管的法蘭 / 卡箍連接,拆下整根堵塞的支管;
-
槽式布水器:拆除槽體兩端的固定螺栓,取下槽體(注意槽內可能殘留水垢,需輕拿輕放)。